十堰致遠教育:“勤奮,并永遠保持好奇心”
日期:2018-11-26 閱讀:1880 “科學家不是靠天分,靠的是勤奮,一輩子的勤奮,所以我能給你們的建議就是勤奮再勤奮,還要永遠保持好奇心”,昨天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,著名化學家徐光憲院士回到母校上海交大,與學子交流如何進行創新科學研究。
科學家不能光靠天分
“我覺得音樂家、藝術家、體育冠軍天分都比較重要,就我自己來說,我沒有音樂細胞,再勤奮也當不了音樂家。我雖然當時在同學中是中等水平,但是因為一輩子的勤奮,所以也成為科學家了。”徐院士昨天給上海交大學子們最主要的建議就:勤奮。
他說,從1900年到2000年,科學從500個學科發展到5000個學科,估計到2100年可以發展到5萬個學科,“按照中國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來看,你們在座的這些年輕人,起碼應該解決5000個學科,所以為了中國的發展,一定要勤奮再勤奮”。他還建議年輕人,在知識爆炸的今天,學科越來越細化,科學工作者既要有知識的厚度,又要有知識的高度,因為創新涉及許多交叉學科,如果只關注自己所在的學科,創新就很困難。
他說:“如果你是化學化工專家,那么不能忘記力學,因為力學對化學非常有用。但是力學家又不能忘記數學,因為數學是力學的基礎,數學家又不能忘記哲學,因為哲學的方法論對數學有很大的指導作用。而哲學家又不能忘記生物學,因為生物學的許多發展,從進化論到現在的基因論,對哲學都有指導作用。”
年輕人少看點金庸小說
“我很喜歡看金庸小說,但一般我是晚上寫文章后睡不著覺,就看半小時金庸小說,然后就睡著了。我已經70多歲了,你們那么年輕,還是把時間多花一點在學習上吧。”徐光憲院士的話,讓學子感觸良深。
他說:“10多歲到20多歲時是記憶力最好的時間,也是最寶貴的學習時間,我現在還記得當年在上海交大學的東西。所以你們青年時候不要去看這類小說,而是把基礎打好,像我這樣到年紀大了再看吧。”雖說如此,徐光憲在北大BBS上給自己起的ID還是“老頑童”。他說,科研本身就是他最大的嗜好,也是興趣之所在。因為“在科學問題解決的時候我總是感到幸福快樂,不過,我也有其他的嗜好,比如喜歡下圍棋,也喜歡看金庸小說,還喜歡打乒乓球。”
處世原則:牛頓第三定律
“我的處世原則是牛頓第三定律”,當徐光憲院士的話一出口,臺下的學生一下子愣住了,隨后就發出一陣會心的笑聲。因為“牛頓第三定律就是作用等于反作用,推己及人,凡事考慮別人,要和考慮自己一樣多”。
徐院士補充道,還有一個就是“近交遠攻”的原則,把團隊看作自己的家,把國內協作單位看作自己的兄弟,互相支持,把競爭目標放在國外。要“人無我有,人有我優”,尤其對我們這樣的教師來說,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,培養學生超越自己,是我們最大的責任。
而對于科研中靈感的培養,他建議,如果在考慮一個科學問題時全身心投入,但是仍然不能解決這個困難,那么可以試著放手,去看看電影,或者好好睡一覺,在睡眠中讓腦電波來處理這些難題,“早晨起來時,或許就會產生新的靈感。”
地址: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公園路58號(張灣電腦城旁家家樂公寓)
電話:0719-8228569,15549947177
Q Q:807747431(官Q) 2480467152(教育學院) 2835664406(咨詢)
QQ群:240317094
E-mail:zhiyuanjiaoyuzixun@qq.com
新浪微博:@十堰致遠教育,微信公眾平臺:zhiyuan-ED
十堰致遠教育咨詢有限公司,十堰致遠教育,十堰教育培訓 ,十堰定制式教育,十堰高考培訓輔導, 十堰中考培訓輔導,十堰中小學生培訓輔導,十堰學生學習,十堰有效學習,十堰學生培訓,十堰培訓, 十堰拓展培訓,十堰人才測評與生涯規劃,十堰留學游學,致遠,致遠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