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堰致遠教育:畢業歌中尋找青春
日期:2018-11-26 閱讀:1971離別校園 有傷感和淚水, 有熱血和希望——畢業歌中尋找青春
畢業歌記錄了青春歲月,也表達了對于未來的憧憬和向往。讓我們一起回顧——那些年,我們一起唱過的畢業歌。
每年的5、6月份,校園中驪歌輕唱,鳳凰花開,一年一度的畢業季又到了。雖然離別令人傷感,但有校園的地方就有歌聲。
二十世紀初——投筆從戎保家衛國(《送別》《畢業歌》)
“長亭外,古道邊,芳草碧連天……”這首由李叔同作于1914年的歌曲應算是中國近現代最早的畢業歌,雖然詞作者李叔同創作的初衷并非如此。
《送別》曲調源自美國音樂家奧德威的歌曲《夢見家和母親》。這首歌流傳到日本后,日本音樂家犬童球溪以原歌的曲調,填上日文新詞,作成《旅愁》日文歌,而李叔同所作就取調于《旅愁》。
相比《送別》,由田漢作詞、聶耳作曲的《畢業歌》則更飽含激情。《畢業歌》作于1934年,是電影《桃李劫》中的插曲,該片展現了1931年“九一八”事變后,中國青年學生坎坷的生活道路。隨著影片的公映,此歌立即成為熱血青年投身抗日救亡的進行曲。許多青年高唱著《畢業歌》投筆從戎,奔赴抗日前線。
新中國成立前的畢業歌大都表達了當時學生懷念家鄉,渴望解放,為國捐軀的強烈愿望,這和當時動蕩不安的時代背景有著很大的關系。
五六十年代——高亢嘹亮奔向建設熱土(《歌唱祖國》《社員都是向陽花》)
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,經過幾年的發展,我國邁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。無數學生唱著《歌唱祖國》奔向新中國的每一片熱土。
《歌唱祖國》由王莘作詞作曲,創作于1950年9月。看著天安門廣場五星紅旗隨風飄揚,王莘內心澎湃不已,他在回津的列車上一氣呵成了《歌唱祖國》。這首歌因其明快雄壯的韻律而廣為傳唱,現在已經成為中國各種重大活動的禮儀曲、開場曲或結束曲,號稱“第二國歌”。
60年代,校園已經不再是學生們歌唱的主戰場,在戈壁草原、田間地頭、生產線上,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。此時學生中流行的《社員都是向陽花》,則反映了當時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心。
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聲樂系的萬莉老師說,那時的歌曲大多高亢嘹亮,以合唱為主,這與當時的政治環境和生產狀況有很大的關系。
七八十年代——與世界接軌向往自由(《光陰的故事》《一無所有》)
70年代中期,校園民謠在臺灣興起。校園民謠,可以說記錄了一個時代,象征著一代莘莘學子的夢想和對青春的懷念。
步入80年代后,臺灣音樂人羅大佑的《光陰的故事》是無法繞過的一首畢業歌,這首歌很容易就會勾起人們對往事的懷念。“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一個人,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……”是的,青春易逝,韶華易老,且行且珍惜。
在大陸這邊,相信任何一個80年代的大學生對崔健和他的《一無所有》都不會陌生。這首歌表現了80年代末畢業生青春的躁動,表達了對自由的向往,特別是配合著崔健嘶啞的搖滾腔,更是別有一番味道,至今仍然很受學生的喜愛。
七八十年代的中國不論是政治、經濟還是文化,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在和世界接軌。因此,畢業歌曲也就被打上了向往自由、渴望與世界接觸的時代烙印。
九十年代——校園民謠獨步天下(《同桌的你》《那些花兒》)
90年代的畢業歌與大陸校園民謠有著密切的聯系。1994年4月,廣州大地音樂公司先后發行了三張以《校園民謠》為名的專輯,名字普通,制作也并不精良。但是沒想到發行后,這幾張專輯一炮而紅。“校園民謠”迅速成為各大媒體的報道熱點。
《同桌的你》就是《校園民謠》專輯中的一首。“同桌的你”這個詞的確可以勾起人們太多的回憶。由于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,甚至在今年4月還上映了同名電影。
無論是《同桌的你》,還是樸樹的《那些花兒》,90年代的畢業歌可以說是校園民謠的天下。90年代后,我國開始逐步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,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精神領域的消費越來越多,音樂產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。特別是海峽兩岸的交流日益頻繁,臺灣校園民謠給大陸音樂界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二十一世紀——網絡時代百花齊放(《鳳凰花開的路口》)
光陰流轉,轉眼邁入21世紀。《鳳凰花開的路口》應該算是新千年畢業歌中的代表了。沒有什么花哨的音樂制作,也沒有特別的聲樂技巧,只是林志炫一個人和著鋼琴聲唱著簡單的歌詞,有時你甚至會覺得它根本不是一首歌,而是一個人在輕聲訴說,訴說著一個關于青春、關于成長的故事。
“又到鳳凰花朵開放的時候,想起某個好久不見老朋友,記憶跟著感覺慢慢變鮮活。染紅的山坡,道別的路口,青春帶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?剩一片感動在心窩……”鳳凰花開的時候,即是畢業的季節、道別的時刻,歌詞完美地詮釋了共度幾年青春時光的朋友在分別時的不舍和留戀。
2000年以后的畢業歌種類繁多,花樣百出,質量也參差不齊。而像《鳳凰花開的路口》這樣返璞歸真的畢業歌曲反倒顯得獨立出眾了。在傳播方式上,互聯網發揮了巨大作用,很多畢業歌曲都是首發于網絡,然后以星火燎原之勢流行于廣大畢業生中。
萬莉說:“畢業歌曲應該保持創作者的本真,而聆聽者最好也放松身心去體會。只有表達了真正的校園情感,記錄了青春歲月的畢業歌曲才是最有意義最真摯的。”(王玨 趙玲)
【析】
從舊中國到新中國,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到新世紀,許多畢業歌曲都傳唱不衰。
畢業歌曲的演變跟時代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。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,畢業歌曲反映了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,多種多樣的校園畢業歌曲正是象征國家繁榮富強的文化果實。
又到一年畢業季,縱然有遺憾,有傷感,有淚水,但是畢業生們依舊會唱著畢業歌,帶著年輕的心繼續上路,“醉笑陪君三萬場,不訴離傷”。有校園的地方就有歌聲,有青春的地方就有希望!
地址: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公園路58號(張灣電腦城旁家家樂公寓)
電話:0719-8228569,15549947177
Q Q:807747431(官Q) 2480467152(教育學院) 2835664406(咨詢)
QQ群:240317094
E-mail:zhiyuanjiaoyuzixun@qq.com
新浪微博:@十堰致遠教育,微信公眾平臺:zhiyuan-ED
十堰致遠教育咨詢有限公司,十堰致遠教育,十堰教育培訓 ,十堰定制式教育,十堰高考培訓輔導, 十堰中考培訓輔導,十堰中小學生培訓輔導,十堰學生學習,十堰有效學習,十堰學生培訓,十堰培訓, 十堰拓展培訓,十堰人才測評與生涯規劃,十堰留學游學,致遠,致遠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