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堰致遠教育:楊潔,如何進行責任感教育
日期:2018-11-26 閱讀:1789《現代漢語詞典》中關于“責任感”的解釋是:“自覺地把分內的事做好的心情”。我們現在都要為實現“中國夢”而奮斗,需要每個人都能堅持這種“自覺性”。然而這種真正的“自覺”需要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培養。因此,實現“中國夢”的偉大目標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一個新課題:如何對學生進行責任感教育?最近,筆者參加了全國首場在北京25中舉行的“大德興邦,16歲公民責任感教育活動”,該活動對于責任感教育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領作用。
如今,從小學入學至高中畢業的12年中,教師與家長都可以在不同時期對學生進行責任感教育。然而哪一種形式的責任感教育更能讓學生記憶深刻,并影響他們的一生?16歲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,也是對廣大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、道德教育、成才教育的最佳時間。作為中學教育工作者,組織開展有關責任感的教育活動,也是一種重要的“責任”。
這次活動是以有關法律為依據,針對16歲人生轉折點策劃的中學生德育活動,也是針對青少年責任感設計的主題教育活動。活動現場兩側懸掛5條條幅,條幅上半部分均為國徽圖案,下半部分為我國《刑法》、《民法通則》、《勞動法》、《身份證法》、《未成年人保護法》等法律條款。活動開場的集體詩朗誦《中國夢》,為“大德興邦”主題揭牌。家長代表分別從德智體不同方面表達希望,并向學生代表授予16歲公民勵志旗。
本活動反響很大,受到廣泛關注,不僅在于其針對性和創新性,還因其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和可持續性。近年來各種媒體報道的青少年自殺、未成年人犯罪,乃至子女虐待父母的案例,令人震驚。一個人如果對自己都不負責任,還能對家庭與社會負責任嗎?如果對父母都不能盡一份孝心,還能報效國家嗎?此活動以法制教育為依據,以孝德教育為基礎,讓每個人都樹立真正的責任感。
當然,任何人的責任都是多層次、多方面的。周恩來總理16歲時在《一生之計在于勤論》中指出:“欲籌一生之計劃,舍求學其無從。”作為一名學生,在校內要努力學習知識,遵守學校紀律;在家里要孝敬父母;在校外要遵守社會公德,從而培養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、價值觀、世界觀。而此次活動也涉及很多內容,依據相關法律條款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,重溫父母恩德,向父母宣誓,頒發宣誓證書,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,介紹當代偉人16歲時的事例對學生進行教育,“志愿服務”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……現實中有的學生在學習上很優秀,但在思想上不健全,甚至做出違法犯罪的事情,對此,我們必須認識到:對學生進行責任感教育這項重任,任何一方面有所欠缺都可能導致整個教育功虧一簣。
在本次活動中,學生代表現場宣讀并展示了以“責任筑正道,奮斗出英才”為題的感言橫幅。緊接著的是寫有孔子、孟子等10位歷史人物關于孝道、美德和愛國的名言。其中班固說:“國而忘家,公而忘私。”范仲淹說: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。”陸游說:“位卑未敢忘憂國。”顧炎武說:“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。”活動發起者將這些“名言”置于“責任筑正道,奮斗出英才”的后面,其含義是:這些“名言”代表著傳統文化、傳統美德和愛國精神,而成為廣大青少年責任感與奮斗力的源泉和基礎。為民族獻身,為國家負責,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,繼承和弘揚這種精神是我們一代又一代的責任。此項內容不僅強化了在感言中責任感和奮斗力的重要內涵,而且增強了本活動對傳統美德、傳統精神的體現和弘揚。
16歲是人生的花季,更是夢的季節。而“責任”是人生的土壤和陽光,責任感是青春之夢的核心和主旋律。“中國夢”是國家的夢、民族的夢,也是包括廣大青年在內的每一個中國人的夢。“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”,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命運中,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。樹立人生理想需要自身有強烈的責任感,更需要有一種對國家和民族負責的責任感。梁啟超曾說:“人生于天地之間,各有責任。”正是因為我們每個人生來便有不同的使命與職責,我們才更需要責任感教育。而“大德興邦,16歲公民責任感教育”活動的策劃和開展,加強了廣大青少年樹立責任感的意識,為其實現“中國夢”傳遞了正能量。
地址: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公園路58號(張灣電腦城旁家家樂公寓)
電話:0719-8228569,15549947177
Q Q:807747431(官Q) 2480467152(教育學院) 2835664406(咨詢)
QQ群:240317094
E-mail:zhiyuanjiaoyuzixun@qq.com
新浪微博:@十堰致遠教育,微信公眾平臺:zhiyuan-ED
十堰致遠教育咨詢有限公司,十堰致遠教育,十堰教育培訓 ,十堰定制式教育,十堰高考培訓輔導, 十堰中考培訓輔導,十堰中小學生培訓輔導,十堰學生學習,十堰有效學習,十堰學生培訓,十堰培訓, 十堰拓展培訓,十堰人才測評與生涯規劃,十堰留學游學,致遠,致遠教育